少儿声乐课教学样本

2023-09-30 20:18

第一部分:少儿声乐课教学样本

少儿声乐集体课教案

教学第一周 | (教学曲目:数鸭子)

1。基础呼吸训练(5分钟):基础呼吸及呼吸方法训练

2。声乐练习(10 分钟):对于 C 大调音阶,练习使用元音 a 和 o

3。歌曲教学:1.歌词朗读: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0分钟)2.旋律示范唱:以简单简谱的演唱为主,引导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

3。歌曲练习:带入歌词,根据熟悉的旋律练习演唱

4。歌曲演唱: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教学生如何演唱歌曲

过程中添加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达到边唱边表演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在舞台上表演了。

教学第二周:(教学曲目:娃哈哈)

1。呼吸训练(5分钟):测试学生上一堂课的呼吸训练成绩并进行纠正。

2。声乐练习(10分钟):复习C大调音阶声乐练习并学习D大调音阶声乐练习。

3。歌曲教学: 1、歌词朗读: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纠正学生的普通话发音

2。旋律模范演唱:唱出乐谱,带领学生熟悉旋律

3。练唱歌曲:熟悉旋律后,带入歌词练习演唱

4。歌曲演唱: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唱歌的过程

中加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边唱边表演,达到能上台表演的效果。

教学第三周:(教学曲目: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呼吸训练(5分钟):复习基本呼吸方法,教唱歌时如何呼吸

2. 声乐练习(10分钟):复习C、D大调声乐练习,并用元音字母i和u练习你的声音

3。歌曲教学: 1.歌词朗读:要求学生独立、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0分钟)2.旋律示范唱:以简单简谱的演唱为主,引导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

3。歌曲练习:带入歌词,根据熟悉的旋律练习演唱

4。歌曲演唱: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唱歌的过程

中加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鼓励学生学习在歌唱中加入动作和表情。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邀请学生在伴奏下独奏。

教学第四周:(教学歌曲:卖报歌)

1。呼吸训练(5分钟):复习基本呼吸方法,教授跳音呼吸法。

2。声乐练习(10分钟):复习C、D大调声乐练习,使用nu练习声乐,并添加一些其他声乐练习。

3。歌曲教学: 1.歌词朗读:要求学生独立、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0分钟)2.旋律示范唱:以简单简谱的演唱为主,引导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

3。歌曲练习:带入歌词,根据熟悉的旋律练习演唱

4。歌曲演唱:与前三周相同,教学生如何加入伴奏并完整演唱四首歌

歌。

第二部分:少儿声乐教学“三法”

【关键词】少儿;声乐教学;教学方法

【中文图书馆分类号】G623.71【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10-0064-0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艺术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家庭都把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放在重要位置,甚至提前为孩子的未来定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受到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很多家长来找我咨询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声乐训练。

目前,歌唱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和美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很多孩子喜欢唱歌,但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他们在课堂上表达自己有困难,但又担心自己的歌声太小别人听不到。不看。在没有正确的发声方法的情况下,他们一味地追求音调和音量,从而损害了声带,使声音变得沙哑,这可能会导致未来歌手的英年早逝。作为一名声乐老师,看到这一幕,心里很痛。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孩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唱歌,因为孩子接受科学的发声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1。把握孩子心理特点,培养和激发他们唱歌的兴趣

教师要抓住幼儿天真、活泼、可爱的心理特点,与他们交朋友,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和提高他们的歌唱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很多孩子学习声乐是基于一时的热情,这种热情通常很不稳定,所以老师需要激发和培养他们对歌唱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不宜教得太深或太多。他们应该用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和最生动的比喻进行口语教学。同时让他们观看、欣赏一些优秀的少儿歌唱、录音材料,让他们模仿并培养其艺术感受。教学过程中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增加他们对歌唱的兴趣和自信心,不要让他们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

2。科学发声方法训练,同时保持孩子声音独特的音色

不同年龄段的声乐教学应有所不同,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的声乐训练更为重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声带还很不成熟。如果没有科学的歌唱方法,他们的声带就会受到损伤。因此,因材施教,进行科学的发音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必须保持儿童声音特有的自然、甜美、清脆的音色,切不可套用成人的训练方法,因为如果让他们模仿成人的声音状态和音色来唱歌,就会失去儿童特有的特点。孩子们的声音。结果就是声音拉长,舌根受压,语气做作。这种训练方法是非常不科学的。保持幼儿声音原有的甜美、清脆、明亮的音色,是教学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志。

3。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

1。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对于刚学唱歌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从一开始就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使各个歌唱器官能够配合、和谐地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歌唱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人体的协调运动。只有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使整个人体自然协调,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增加肢体表现力,使歌唱更加优美。

2。在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的基础上,自由、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歌唱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拥有正确的歌唱气息,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呼吸包括:呼吸和呼吸控制。中国传统唱法强调:“气沉丹田”、“气沉下、声充上”,这与西方唱法强调的胸腹联合呼吸法是一样的。呼吸如江水,声音如水上船。 。在歌唱的过程中,呼吸始终支撑着声音,有一个横膈膜控制的理论贯穿其中。

3。成人和儿童在把声音放在高位置上是一样的。他们都讲究高位、高浓度。说到共鸣放大,他们都注重利用共鸣来放大声带的基音,并且都努力寻找共鸣,解放声带。在儿歌训练中,可以多使用“哼”练习。 “哼”是儿童发音的强度,通常比成人更容易找到和使用。如张口哼唱和闭口哼唱,这种练习可以达到训练高位置、高集中头腔共鸣的目的。歌唱就是用音乐来朗诵。可以在自己的自然音域内以歌唱状态背诵、背诵。这些练习对于提高你的歌唱水平非常有帮助。总之,成人和儿童虽然有年龄差异、音色差异,但生理、心理、情感是相同的。因此,不同年龄段的歌唱器官在运用时,要达到相同的审美目的或情感时,必然有一些共同之处。然而,孩子们在唱歌姿势、呼吸、共鸣正确的同时,也不能失去孩子们声音特有的自然、甜美、清脆的音色。

此外,家长应该负责监督和监督孩子的声乐学习。孩子的生活习惯、作息制度、饮食起居,以及日常生活中说话音量、声音质量、椅子姿势的控制,都与变声区的安全过渡密切相关。

总之,少儿声乐教学是一门科学。作为教师,必须掌握声乐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编辑:王金梅

第三部分:少儿声乐教育教学经验

歌唱是人们喜爱的艺术,这与歌唱艺术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因为歌唱不能受到表演条件的限制,所以人们自然需要通过歌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事实上,孩子出生时的第一声哭声就是人生的第一首歌。只要不静音,每个人都可以唱自己喜欢的歌曲。

从事少儿声乐教育五年多了。虽然我在学校学习的声乐专业相对成人化,但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从基础音乐教学到少儿声乐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积累经验,为今后培养更好、更多的少儿歌唱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1。关注并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主动探索某事物的认知倾向。它来源于好奇心,即探索新事物的心理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就会产生对相关事物的兴趣(比如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从事的活动感兴趣,活动的动机就会变得有趣,活动也会因此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倾向和自觉行为。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学习某些活动的爱好会导致能力的锻炼和相应的发展。所发展的能力对活动的成功有积极的影响,而成功反过来又“强化”了兴趣爱好和相应的发展。兴趣。可见,兴趣爱好能够激发活动意识,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有助于人格和心理特征的发展。大多数孩子对音乐都有很高的兴趣,因此让孩子保持这种心态并进一步提高是为下一步的训练做好必要且充分的准备。我对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验。其中一个班级整体音乐天赋较高,对节奏、音高的把握较好,乐感较强,学习速度很快,具有一定水平的音乐天赋。就表现力而言,其他班级各方面都相对较差。在充分了解两个班级后,我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好的班级按照正常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差的班级则更加重视,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从歌唱、表演、欣赏等各个方面入手,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结果,这个班的整体水平提高很快,音乐表现力比其他班提高得更快、更多。因此,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是学习的基础,有时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而可能出现的良好种子也不会因为老师的忽视而流失。

2。让孩子们唱歌

唱好歌的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状态。歌唱过程是以心理感受为基础,用心理状态来引导和控制生理状态的运动过程。精神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唱歌最容易损伤嗓子。由于歌唱器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肌肉只有在兴奋状态下才能灵活、灵活,保持不必要的部分放松,形成紧张与放松的平衡。这样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耐力和毅力的歌手。因此,在学习之前,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尽快进入歌唱状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鼓励和表扬学生的一点点进步,使学生始终保持那种高昂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的歌唱状态。老师在选择歌曲时也很重要。旋律优美的歌曲也能让孩子们唱得开心。对于处于变声期的孩子,一直存在着让孩子尤其是男孩保持沉默的说法和做法。事实上,让处于变声阶段的孩子保持沉默是一种不可取的消极措施。因为即使在唱歌时让他们沉默,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能让他们沉默。他们需要交谈和沟通。体育课上打球时他们也会大喊大叫。难道你不知道你应该大声喊一次吗?对声带的伤害比唱歌严重得多,积极的做法应该是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声带,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不应要求他们静音,而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歌唱训练和歌唱活动,而不是剥夺他们唱歌的权利。正确的歌唱方法可以相对缩短变声周期,这对他们的一生都是有利的。

第四部分:关于少儿声乐教育与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于少儿声乐教育与教学的一些思考论文关键词:少儿声乐教育与教学

歌唱是人们喜爱的一门艺术,这与歌唱艺术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因为歌唱不能受到表演条件的限制,所以人们自然需要通过歌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事实上,孩子出生时的第一声哭声就是人生的第一首歌。只要不静音,每个人都可以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本人从事少儿声乐教育工作已有五年多了。虽然我在学校学习的声乐专业比较成人化,但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从基础音乐教学到少儿声乐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以后做好准备。为培养更好、更多的少儿歌唱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1。关注并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主动探索某事物的认知倾向。它来源于好奇心,即探索新事物的心理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就会产生对相关事物的兴趣(比如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从事的活动感兴趣,活动的动机就会变得有趣,活动也会因此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倾向和自觉行为。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学习某种活动的爱好会导致能力的锻炼和相应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对活动的成功有积极的作用,而成功又反过来‘强化’了这种爱好。”和兴趣。”可见,兴趣爱好能够激发活动意识,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有助于人格心理特征的发展。大多数孩子对音乐都有很高的兴趣,因此让孩子保持这种心态并进一步提高是为下一步的训练做好必要且充分的准备。我对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验。其中一个班级整体音乐天赋较高,对节奏、音高的把握较好,乐感较强,学习速度很快,具有一定水平的音乐天赋。就表现力而言,其他班级各方面都相对较差。在充分了解两个班级后,我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好的班级按照正常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差的班级则更加重视,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从歌唱、表演、欣赏等各个方面入手,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结果,这个班的整体水平提高很快,音乐表现力比其他班提高得更快、更多。因此,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是学习的基础,有时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而可能出现的良好种子也不会因为老师的忽视而流失。

2。让孩子们唱歌

唱好歌的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状态。歌唱过程是以心理感受为基础,用心理状态来引导和控制生理状态的运动过程。精神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唱歌最容易损伤嗓子。由于歌唱器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肌肉只有在兴奋状态下才能灵活、灵活,保持不必要的部分放松,形成紧张与放松的平衡。这样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耐力和毅力的歌手。因此,在学习之前,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尽快进入歌唱状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鼓励和表扬学生的一点点进步,使学生始终保持那种高昂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的歌唱状态。社会科学论文在老师选歌时也很重要。旋律优美的歌曲也能让孩子们唱得开心。对于正处于变声期的孩子,一直有“让孩子沉默”的说法和做法,尤其是男孩。事实上,“压制”处于变声期的孩子是一种不可取的消极措施。因为即使在唱歌时让他们沉默,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能让他们沉默。他们需要交谈和沟通。体育课上打球时他们也会大喊大叫。难道你不知道你应该大声喊一次吗?对声带的伤害比唱歌严重得多,积极的做法应该是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声带,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不应要求他们静音,而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歌唱训练和歌唱活动,而不是“剥夺”他们唱歌的权利。正确的歌唱方法可以相对缩短变声周期,这对他们的一生都是有利的。

3。在歌唱中体验情感

孩子们的歌声是那么清脆、温柔、天真、迷人,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替代的。然而,仅仅热爱唱歌是不够的。著名作家傅雷在指导儿子傅聪学习钢琴时说:“单纯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非常有害的,我觉得你需要多去大自然,也需要欣赏造型艺术来调节。”如果你每个月出去一次郊游,每个月去一次美术馆,恐怕不仅你的精神会更快乐、更平衡,你的音乐表现力也会更丰富、更有活力、焕然一新。 ”。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入歌唱教学中,可以使幼儿声音二次创作的空间更加广阔,效果更加显着,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展。音乐比其他艺术对人们的情感产生更快更强的影响。往往仅仅几句词句、几句歌词、几个音符就能引起人们身心的变化,产生情感,产生共鸣。同时,将艺术联觉运用到儿童声乐教学中,利用视听联觉、艺术、文学作品促进儿童情感共鸣。歌曲中的一切强度、速度、力度等标记都是服务于表现音乐形象、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引导孩子唱歌,首先要引导他们正确理解音乐内容,深刻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里,文学无疑是最好的途径。因为它不受技能和技巧的限制,所以特别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它不仅限于图像叙述,还深入到人们的思想领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记忆和联想,将图像和情感转化为一个整体。运用艺术联觉,将艺术、文学、美术、音乐合理地结合起来,可以让孩子们在想象的翅膀上善于歌唱。例如,学习《兰花草》时,我让学生看兰花的图片,了解兰花的特征。虽然不像牡丹那样浓郁,不像菊花那样娇艳,但却质朴、清新、芳香宜人。然后通过朗读歌词,就能明白词义,体会主人公对兰花的依恋和喜爱。孩子们用甜美的嗓音将一首看似平凡的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声乐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有坚持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只要有耐心和毅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一定能乘着歌声的翅膀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五部分:少年宫暑期少儿声乐班教学计划

2014年少年宫暑期歌唱兴趣班教学计划

老师:陈淑敏

儿童声乐教育与成人声乐教育不同。根本原因是儿童的生理、心理、认识与成人不同。因此,少儿声乐教育应该量身定制一套更适合少儿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教学效果。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唱歌的热爱。

2。培养孩子感受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唱歌。

4。培养孩子独立阅读乐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

2。 【教学对象】少年班:8岁至12岁

3。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歌唱姿势、呼吸、发声、吐字韵律、声音的音高与协调、歌曲情感的处理。

4。 【教学难点】:

掌握头声的运用以及各腔体的共鸣。

【拓展】:根据近期学习情况和孩子自身情况进行指导,排练一些节目以及参加表演、比赛等,给孩子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5。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

1。体能训练

2。发声练习

3。视唱、乐理

4。唱歌

5。舞台表演

在少儿歌唱课上,体能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场完整的歌唱表演除了优美的歌声外,还需要良好的形体,包括肢体语言和舞台表演。体能训练还可以提高孩子学习唱歌的兴趣,放松身心。

1。发声练习:

训练孩子正确的歌唱方法(包括姿势、呼吸和各腔体的共鸣能力)、音量、力度的控制以及各声部音量的协调能力。 1.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

1531 135153 | 135153 1 | 1 — ||杜 ——————————————

1 3 5 1 5 3 |

1 3 5 1 5 3 1 3 5 1 5 3 | 1 3 5 1 5 3 1 — ||杜 ——————————————

2..哼唱练习:

5 4 3 2 | | — || 1 3 5 3 | 1 3 5 3 1 — || m _____________ m __________ 3. 连奏练习:

5 3 1 5 3 1 |

5 3 1 5 3 1 1 — || ie--ie--- ma---

方法及要求:

1。要求嘴和鼻子同时吸气。

2。哼唱时,先闭嘴唱歌,然后过渡到张嘴唱歌。

3。打开嘴根。唱“ma”时,要求嘴型尽量张开。

4。注意呼吸和发声的协调。每首练习曲必须一口气唱完,中间不能喘气。

4。杜鲁练习

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 1 2 3 4 5 4 3 2 | 1 — ‖ 杜----

1 2 3 4 5 6 7 1 |

1 2 3 4 5 6 7 1 2 1 7 6 5 4 3 2 | 2 1 7 6 5 4 3 2 1 — ||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嘟噜”,是一种声音与呼吸相结合的练习。它要求喉咙和嘴唇完全放松,这一点在练习时可以感觉到。 5.哼唱练习

3 2 | 1 — || m____________ 5 4 3 2 | 1 — || m____________ 6. 元音练习

5 4 3 2 | 1 — ||啊啊

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 1 2 3 4 5 4 3 2 | 1 — ||米_______ 马_____________

方法及要求:

1。放松喉咙并保持呼吸的支持。这种声音训练需要声音的线条感和呼吸的流畅性。所有声音的位置必须统一,共鸣必须充分。

2。注意张开嘴,自然放松下巴。

3。元音要规范,发音要清晰。

4。声音连贯。需要一口气唱完。 1 2 3 2 | 1 2 3 2 1 — ||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速练习,目的是拓宽学员的音域,

会收紧喉咙肌肉,防止喉咙张开。如果太低,喉咙的灵活性就会受到阻碍,所以建议保持适度的姿势。

7。元音练习

1 3 5 6 | 5 6 5 3 | 5 6 5 3 1 — ||

2。教学曲目安排:

(1)、七月

14、

15, 16《左手右手》 (2), 七月

17, 18《马兰谣》 (

3、)七月

19, 21《牧羊童》 (4), 七月

22, 23《光荣少年》 (5), 七月

24, 25《最美的画》 (6), 七月

26, 28《游子吟》 (7), 七月

29、30《练字谣》

(8)、七月

31,八月

1, 2《旋转的童年》 (9)8 月

4, 5《放轻松》 (10)8 月

6、

7, 8《大海啊故乡》 (11)8 月

9、

11、12《花木兰》 (12)8 月

13、

14日、15日排练及演出报告

3。与新同学的第一次见面

当你遇到新学生时,首先要通过交谈做出初步判断:“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学习是主动还是被动?老师是礼貌还是冷漠......”只有了解自己和对方敌人能否让你每场战斗都所向无敌。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与他产生共鸣。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到达光明的彼岸。